“西画技法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伴随凯里学院艺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在长期的专业、学科建设及教学改革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体现学校“办特色之校,育特质之才”办学理念的核心教学团队之一,有着较深厚的历史积淀。新的发展背景为本团队注入了强劲的发展活力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当前学校发展战略定位中承载着新的使命。团队由19名核心成员构成,形成了素描、色彩学科教学、科研的合力,很好地承担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同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团队历史沿革 团队以凯里学院艺术学院西画教研室为核心建设单位,以艺术学院色彩和素描为依托,整合了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人才组建而成。团队的基础课程素描和色彩课程早在凯里学院组建前就已经是美术专业重要的系列基础课程。在30余年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凸现出来自身的特色。尤其近几年来,伴随凯里学院的成立,为本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建设发展的空间。团队不断积聚力量,培植基。銮康自,目前已成长为一个优势比较明显、能起到积极带头作用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人员构成 团队紧紧围绕课程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整合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以本科教学为轴心,以课程建设为纽带,数量充足,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队伍。团队由19位核心成员组成。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教师1人,36~49岁教师4人,35岁以下教师14人;从职称结构看,副教授1人,讲师13人,助教5人;从学历看,硕士7人,本科12人;从学缘结构看,团队成员分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在专业方向上包括油画学、中国画等学科专业。 (三)教学建设情况 教学建设是教学团队的工作重心,本团队紧紧围绕学校“人人达标工程”的具体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加强教学建设。 本团队的教学建设是以具体课程为基本单元来开展的:首先,以美术学专业的建设为平台,以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民族民间工艺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美术学、民间工艺设计方向的课程群建设。在美术学专业开设了素描、色彩等课程;团队教师每年人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80余节,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师生好评。其次,素描、色彩等课程为核心,积极争取打造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建立了层次分明,融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于一体的课程链。通过建立课程链,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思维方式得到了加强,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积极推进教材建设,主要课程均采用教育部规划或推荐教材,同时大力开展自编和特色教材建设。 (四)人才培养情况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本团队的根本任务。本团队坚持紧紧围绕特质人才“思想敏锐、情操高尚、知识丰富、吃苦耐劳、心身健康、多才多艺”六个方面特征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落实各教学环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通过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从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思想文化素质高,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 (五)教研情况 以科研促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上,本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致力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2009年老师发表论文共8篇,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30多项(幅),出版教材1部。团队老师创作的美术作品在贵州省文化厅举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贵州美术大展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选拔展”中获得了优秀奖及入展。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贵州赛区凯里学院预选赛”工作,另外教师们指导学生在各专业比赛上的陆续获奖也使下载bob综合并安装科研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 (六)教学团队建设保障 为了加强和保障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不但制定了相应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成立了专门的教学委员会——“凯里学院本科教学委员会”和“凯里学院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从成员组成到工作章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保教学团队建设、运行的规范和有效。还列有专项资金,用于团队购买资料、设备,支持教师开展教改、开展研究、出版成果、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和攻读学位等,促进教学团队成员教学水平的提高。团队所依托的素描、色彩体系也根据团队的具体发展要求,建立健全了系列制度,有力地保障了本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